退出  |  首页  |  锐角网  |  留言板

老夏

李奕轩lyx 发表于 2024-06-10 11:49:23   阅读次数: 13

        老夏喜欢为行人题字。

        又是一年冬,阳光透过淡薄的云雾,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老夏跟往常一样,总是在亭中为行人题字。亭子在无名小山之中,早已年久失修,只剩下一张残桌和坑坑洼洼的石凳。老夏带的工具十分普通,唯一亮眼些的也只有那两杆毛笔——一杆刻了“夏”字,另一杆也雕刻了“夏”字。

        老夏的装扮始终如一:留着一缕白须,藏蓝的毛衣早已洗得泛白,微微发皱。那条米白色的棉裤也沾染了星星墨点,反倒更有韵味。老夏的腿不大利索,听人说好像是年少时打架落下的,爬山时一跛一跛,上山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下山的人也已习以为常。人们不知道他的工作,大抵是一位书法家?不像。世人也不愿了解,纷纷投身到自己枯燥无味的工作之中。

        老夏字如其人,引人注目,又不引人注目。

        平日里,老夏的字写得妙,潇洒又不失美感。见字之人皆言其字有羲之之流畅,有真卿之丰满,有米芾之气韵。单就一个“洁”字,字形饱满有力却不失灵动,三点之间,停连有致——若三笔相连,则过于丰满,反倒显得刻意了些;若各点分离,又过于死板,毫无生气。老夏则以“竖提”代“点”,可谓妙哉!

        可老夏的字怪就怪在为行人题字上。

        亭内微风习习,亭外林海婆娑。老夏就静静地坐在亭内,等待下个人的到来。恰遇老人独自登山,这字就变得飞扬飘逸,犹如惊涛骇浪击打礁石;巧逢青年上山俯瞰城市美景,这字则变得遒劲有力起来,恰似寒冬中依旧苍翠的松树。若青年不喜欢这一风格,想请老夏换个风格再题写一次,也没辙,老夏只是浅笑不语,自顾自地将作品裱装起来,留给自己。热爱书法的行人则是最无奈的,如此狂放不羁的字,正万马奔腾着呢,老夏硬是用这种字为年过花甲的老人题写…实是焚琴鬻鹤。

        可他的字仍是有人爱。那奔放洒脱的字,在老先生眼里,回忆起自己也曾是不知愁的少年,也曾鲜衣怒马,一日看尽长安花;到了少年眼里,是对少年做事欠缺沉稳的叮嘱,要耐住性子,一步一个脚印,来日方长…老夏又题写了一篇作品,照例,字与人物还是有反差。老夏顺手给自己的人生顺手来了一次华丽的反差。

范德清
张利利
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