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  首页  |  锐角网  |  留言板

行者

你再说一遍 发表于 2024-05-31 22:24:38   阅读次数: 675

白日青天,黄沙漫天,大漠孤烟,长河阔,落日圆,金黄洒满整个世界,一支商队步行其间,他们是沙漠的旅客,亦是行走于黄沙之行者,正如《左传》所言“行者不囊粮”之意,行者便是出行之人,也可意为行路人。

行者,可以是跋山涉水行走于天地之间的行人;可以是来人间一趟享受人生之路的旅人;更是我们自己。

天地行者

天地广袤无垠,眺望远方,是座座青山,或巍峨,或秀丽,或是云衬青山,留下悠然之韵,烟笼山头,落下典雅之律,银辉遍地,刻画柔情之诗;向前远眺,是流水潺潺,或湍急,或平静,或是旋转几周,荡漾几圈清波,或飞流直下,看天高地阔。

作为天地行者,自然之境,天地之景,皆让人赞叹不已。或是李太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银河一道;或是王摩诘笔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之壮阔;又或是苏东坡笔下的那轮千里婵娟……

借自然之景,品诗情画意,做天地之行者,不仅享自然浩浩荡荡,更要爱自然,以守护之名做慷慨之事。看“珠峰的守护者”次仁旦达,4次登顶珠峰,品别样宏阔之天地之姿,亦做非同寻常之事。始于2018,在珠峰海拔5200米之上的区域进行3次大规模清理行动。珠峰虽高耸,此时却贴近芸芸众生,贴近如次仁旦达一般的天地行者,贴近我们。而2018的次仁旦达是限定的开始,而未来却拥有着无限的他。

正如《菜根谭》所讲:“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人间行者

烟雨朦胧,雨声簌簌,烟笼山间,如梦似幻,模糊了山的锐利锋芒。中有一小径,其间有一人,踩着芒鞋,拄着竹杖,走过一地晶莹。空气夹杂着雨与枝叶的香味,悄悄擦过那人的容颜,吹起几缕碎发。那人矫首仰天,散出爽朗笑声,捋了捋须,抒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眼中的苏轼,爽朗,豁达,幽默风趣,是个笑谈人生的“乐天派”。可他一生多舛,命运坎坷。多种身份,不同经历围绕着他的一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苏轼是政治家,一个兼济天下,心怀苍生,想要为天下开太平的政治家。君且看,他将百姓安平视为毕生所求,年轻气盛,他对垒王安石,与新党对立,因为新法扰民;中年不惑之时,再度回京,一片大好前程,却选择与旧党决裂,因为旧法害民。他历经多次贬谪,深知回京不易,却仍愿为天下百姓断送前程。君再看,他一生多次迁谪,“游历”大半个中国。可却能自豪的笑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引导儋州土著开垦种田,向当地百姓传播中原文明,开办学堂,培养了宋朝时期儋州第一个举人。可怜他多次被贬,可怜他因“乌台诗案”蹉跎半生,可怜他晚年动荡,可怜他于大赦北上时不幸病逝。

他是政治家,一个多次贬职,却仍保持救民生之多艰的政治家,一个政路跌宕的政治家,一个满腹经纶却无法身居高位,遗憾一生的政治家,一个也许马上便可于更大天地之间施展才华却不幸离开的政治家。

可不论人生之路如此曲折,他却仍能以乐观之心态笑对挫折。苏于政路是跌跌撞撞,沟沟坎坎的,但他亦能于波折之路上将自己融于自然。一咏赤壁,他看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谈无限自然,论生死难题。他要将生命融于徐徐清风,皎皎明月,水波不兴之江水,将自己投入无限自然。二咏赤壁,山峦高峰,明月孤悬,他拨开繁茂草丛,攀盘曲树木,登高耸危崖,梦一只孤鹤。他融于广袤天地,“脱离”烦杂世俗,从此只做潇洒恣意的苏东坡。三咏赤壁,他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忆往昔人物风流,感“多情应笑我”,最终得“人生如梦”之理。作为一个心系天下苍生,欲拯人间几分苍茫的苏轼,老大无成,蹉跎半生怎会毫无惆怅?可他却将自己愁肠百结之情丝换做乘历史涛浪后的洒脱多情。他张开双臂,拥抱几两清风明月,也拥抱了自己。

因此,比起政路坎坷的政治家,苏更是人间旅人,一个纳天地自然的旅人,一个品味人生坎坷,命运跌宕的旅人,一个享受“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旅人。罗曼罗兰曾讲“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苏轼便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他将贬谪之路勾画为美食之旅:在黄州,他倚着小塌,面朝小窗,食清茶午盏;在岭南,他烤制羊蝎子,品桂酒,还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在儋州,他喝椰子水,品生蚝,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谓是“一笑作春温”,把酒拈食看霞晖。他潇洒豁达,笑对人生风雨。在多次命运折磨下,他于小小船只,赏皎皎明月,与人谈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得“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之真理,与过去自己“言和”;于种种坎坷之中仍能笑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无论前途如何漫漫,他仍能对未来抱有一颗希冀之心,怀有满满“斗志”。山间流水潺潺,幼芽浸在水中,细雨绵绵,松林间传来萧萧子规啼,他看此方美景,感“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政路坎坷,命运跌宕是他命定之规限,可他亦是“舍命之狂徒”。他不在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而在无数他人认为的凄凉苦寒之地,进行一场命运的长途跋涉,追寻拥有自于本心的归真反璞。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是旅人,一个游人间景象多风光的旅人,一个品味困苦起伏人生的旅人,一个不枉人间走一遭的旅人,一个虽然被层层烟云遮蔽却不曾失去自性光亮的旅人。

“松风明月三千里,他人不许我归期,我便笑游这浅淡云添,人间盛望。”

今朝行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遭到质疑,或许会遭受谴责,又或者会受到学业生活上的困惑坎坷。可我们应以如苏东坡一般行者之心,怀揣立心天地,立命生民,为天下开太平之心,挣脱出凄惨心境之枷锁,寻潇洒之心,以乐观之态笑对人生惨淡风雨。我来人间一趟,我想看看自然之景,看看书本上的诗在我眼前出现,看看远方的十四行诗一面一面翻页。作为天地之行者,我们也可以在情感的缝隙中看万里苍穹,浴人间骄阳,享世界坦荡。

或许某一天我会在山之巅往下眺望芸芸众生,想到一片野草连天的旷野,我会在意它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将自己也想像成一颗草,体验他们的人间之旅;或许我会在中考考完放下笔的那一刻“蓦然回首”,或许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的第一声下课铃,又或许是布满心酸的成绩单,却只是“一笑泯恩仇”;又或许会在几十年之后,在生命的尽头,我于生死交界处徘徊,回望着我的一生,感叹着这趟人间之旅。“人间如乐,悲与喜音落指间。”我们便是这人间之乐符之行者。


范德清
张利利
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