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  首页  |  锐角网  |  留言板

江南绝不止柔情

试春风 发表于 2024-05-29 20:55:57   阅读次数: 5253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烟雨朦胧的江南好像总与青石板和碎石子铺就的小路,与姑娘手中把玩的油纸伞脱不开关系。

       我在这个南方小城长大,这里没有太多雕梁画栋,没有成片压迫感的高楼。唯那抹白墙黛瓦的柔情藏入现代的简约,又带着点古朴的韵味。正因为在南方长大,我得以深刻体会———江南不只柔弱秀美。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不乏才子佳人,不乏芳草鲜花,更不乏英雄之辈,许多彪炳青史的战役所在地也在江南,可谓是钟灵毓秀。它将柔美与坚韧融合,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契合一地。

       诚如《老子》所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先。”江南人家傍水而居,纵横交错的瓦屋沿着清澄河水,缄默地靠着,于春风荡起的水波里生生不息。千百年来是水以最广阔的胸怀拥抱着南方城镇,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土人情,孕育了这江南既柔又刚的文化属性。

       江岸钟声悠扬,烟波浩渺。在那无边的波光水影,风花雪月中,是宋祖英一曲《又唱江南》温婉了岁月。是瓜洲古渡的杜十娘,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是惠山的明月,绍兴的沈园、西湖的断桥、苏州的评弹……这些文化和风景因有了故事和历史,拓印下诸多生命的足迹,才能流传千古,芳名百世,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和着琵琶清丽纯净的弦音,且听那唱词婉转悠长,“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那瞬间,似能从歌声悠扬里望见远处山势在岚烟缥缈中如水墨线条般淡淡的弯曲,城楼宫宇亦在烟雾翻涌中如画迹泅开。这是独属于江南的柔美啊。

       而江南的气势恢宏大抵要去山水间寻觅。绍兴的会稽山,温州的雁荡山,杭州栖霞岭上的剑门,哪个不是巍燃屹立,逸俊超拔,登至顶峰仿佛能与天对酌。向上,是星斗阑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向下,是阶崇万级,是曲折明灭,千嶂奇观。

       那种独属江南的恣意剑气便由这山水酿造。由这种剑气养育的江南才子又怎会是荏弱无能之辈?卧薪尝胆的勾践、视死如归的史可法、精忠报国的岳飞,众多江南志士用生命与鲜血谱写壮烈诗篇,踏出一条血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所以啊,江南的路从来不只用青石板和碎石子铺成。鲁迅先生更是将江南凌厉的一面推向极致,其言词之辛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是文雅的女子,在江南也是高风亮李,侠肝义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之词,如瞭亮钟声,穿过岁月仍是振聋发聩。这是独属于江南的刚毅啊。

        江南的柔是出了名的,古往今来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着这种朦胧柔和,轻纱薄雾。可这由水滋养的江南又怎会只有一片柔情呢?让江南文化生生不息,历千年不朽的正是这以柔克刚的水性,江南志士能如一泓清泉,能且听风吟,醉看繁华,在华灯璀璨中呷一口清茶。亦能心中有丘壑,立马镇山河,能秉烛夜游,矢志不渝,于肃穆黄昏里啜饮世人的孤独却依旧安之若素,并对生活抱以粲然一笑。

        看到这里便不用再多说,江南绝不止柔情,自有她的一番刚韧凌厉。 


范德清
张利利
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