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  首页  |  锐角网  |  留言板

笔落

赵乐涵 发表于 2024-05-11 18:33:03   阅读次数: 1026

       我定定地看了一会儿眼前的画,终于无力地放下笔,仰头躺在椅子上。眼前是刺眼的灯光,晃得我睁不开眼来。此刻,我不由得质问我自己,画画是为了什么?

       这是我的第九十八幅画,画中夕阳照不透苍茫的背景,如同此时窗外余辉散尽的悲凉,只留下我与一地未尽的荒唐。

       这幅困扰我许久的画是我将参赛的作品,主题是“艺术”。

       第一次落笔,是在巴黎街角的咖啡店里,醇香的浪漫气息裹挟着我。我向窗外望去,玻璃金字塔沐浴在阳光的下,它舒展着身体,诉说着它的经历。相传,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受邀为卢浮宫扩建,他提出在拿破仑广场中庭建筑玻璃金字塔,来解决展厅光线昏暗的问题,这还与巴黎本身几何逻辑相吻合。在这座建筑中,我看到了贝聿铭设计师的想法与创意。走在塞纳河右岸,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以它鲜活的生命为这座古老的城注入生气。“高技派”风格展现出它独特的影响力,外露的钢骨结构,复杂的管线,玻璃覆盖的走廊……它曾经不被巴黎市民所认可,但时代的浪潮漫上海岸,总理蓬皮杜想铸造一座艺术博物馆的想法终究实现。而建筑的表达远不止如此。故宫的琉璃瓦,正在讲述着帝王旧事;苏州园林的水榭凉亭,流露着含蓄柔美的东方情韵;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梦想着盛世之下的飞天;布达拉宫的红墙白  瓦,记录着千古以来生命的重量。它们表达着无数设计师的想法,传承着他们的生命。它们在凝固中彰显时间,在静默中讲述永恒。

       当画纸上沾染建筑的雏形,内心的想法无处遁形。艺术,也许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创作。让他人为之赞赏,让自己为之流传。

       但我画着画着……画了许多次,却终究画不出我想要的样子。

       第二十九次落笔,那时的我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维也纳平原。山风吹过,我听到了维也纳的问候,像是情人的呢喃,经久不散。走过多瑙河边,晨风吹来了远方的唱诵,《蓝色多瑙河》的韵律浮于金流之上,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随浪逝去。像是霞光拨开河面的薄雾,维也纳的一切也逐渐复苏,春天已然来临。在这首曲子中,小施特劳斯宣泄着他的情感,那是他对多瑙河,对祖国奥地利,对音乐的一份赤诚的爱。漫步到维也纳音乐厅前,我又听到了那震撼心灵的曲子——《命运交响曲》。它曾被无数次地演奏,但每一次都能引起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那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与命运抗争的绝望,是永远都不会屈于生活的魄力。即使生活给予我最深重的苦难,我也要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前方。是贝多芬被耳聋折磨了数十年之久,仍以音乐表达他的情感,要紧紧扼住命运的的咽喉。而音乐的宣泄远不止如此。是那胡琴琵琶与羌笛的乐曲,天地之间只余下一抹惨淡的白;是那不知何时吹起的一夜芦管,引得那许久未归的征人尽望乡;也是那风一更雪一更的风雪声,引的无数人回想起安宁的桑梓。更是那秋夜时惊艳众人的水上琵琶,使得江州司马青衫湿;是那唱出了徘徊在雨巷的姑娘的愁怨的乐曲,到最后只瞧得见寂寥的油纸伞;是那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它们宣泄着有情之人的情感,感染着我们的内心。它们在流淌中传承,在传唱中光明。

       当画纸上沾染音乐的灵感,内心的情感汹涌滚烫。艺术,也许就是要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的热爱。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梦想。

      但我画着画着……画了许多次,却仍然画不出我想要的样子。

      第五十九次落笔,我正在洛杉矶郊区的好莱坞前。它于静默之中凝视着我,我于无形中却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正如同《心灵奇旅》中讲的:“我不确定我将如何度过这一生,但我知道,我会珍惜每一分钟。”人生的道路上,也许我们会迷茫会彷徨,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在一步一步走下去。我们寻找着自己的人生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说过;“人的一生当这样度过,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生命的意义并不是生命自身,而是我们真正认识生命。在岁月洪流的冲刷中,我们终究雕刻出自己的形状,当回首或喜或忧的来路,才会发觉人生的意义。它并不高居终点,而是埋藏于脚下。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是每一段认真思索却无果的情感,是每一幕心弦微颤的情景……人生的意义在于感受,在于深思,在于每一场邂逅的因果,在于以感激之心迎接每一个平凡的朝阳落日。

       当画纸上沾染生命的浓墨,人生的意义逐步趋现。艺术,也许就是要感受自己的生命,读懂自己的人生。也许简单,但不平凡。

       但我画着画着……画了许多次,却依旧画不出我想要的样子。

       忽的,我从沉思中醒来。艺术之建筑,想法之表达;艺术之音乐,情感之宣泄;艺术之电影,人生之叙述。这都是艺术,而我所想画出的“艺术”,是想法,是情感,更是人生。

       在我的人生中,有十几年的时间贡献给了绘画。那于我而言,这十几年来我所坚持的绘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也许我也说不明白。但我相信,我所做之事,必定有我这样做的理由;我所坚持的路,也必定有我为何这样选择的信仰。

       窗外太阳升起,露光万里。照亮了窗户,亦是照亮了我心中的路。

       我揭下那一幅失败的画,重新贴好胶带。提起笔,再一次落下。

       这是,第九十九次落笔。


范德清
张利利
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