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登录  |  首页  |  锐角网  |  留言板

岁岁谣

月惜辞 发表于 2022-07-19 21:50:07   阅读次数: 7333

  “老师,今天的主题班会,上什么呀?”

  “由民国时期,一位普通的女学生引入。她的名字我无从知晓,毕竟那时江山摇落,万千学子埋没在历史的长河。”

 

江遥读高中时,迷茫了一段时间。

她不是不知道高考有多重要、竞争压力有多大。她只是没个目标。

她有心有力,不知向何处去。

昔江城大疫,有同学因此想学医;读了些许网络文学,又有人想执笔;看别人一夜爆红,还有人在脸蛋和互联网上下心思。

她不会妄想,有些事她也不认同,却也没生出其他期望。

 

“江摇,又写日记呢?”宦栖迟放下饭盒,坐在了她对面的石凳上。

“嗯。读了最新一期《新青年》,有些感想。”说罢,她将手边的书递给栖迟,“五卷五号①,你还没看过吧。刊登了李大钊先生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获益良多。”

栖迟接过,却并未立即翻开。“你现在……毕业了打算去哪里?”

“我大抵是不能跟你一起读大学了。可能会去福利院工作吧。”说着,江摇停下手中的笔,抬头向栖迟抱歉地笑笑。

栖迟曾多次邀请,但始终说不过江摇。

“我读再多的书,也做不出像这些先生一般的文章。倒不如做些实事。”她道。

 

江遥稀里糊涂地混过了初中三年,做梦一般以一个危险的分数考上了这所百年名校。听说在民国时期,这是所女校,出过哪些名人,开学典礼上校长好像提到过,但江遥不记得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校长又上了年纪,担心自己的学生没什么正紧追求时不时发表点高见她倒也理解。只是那裹脚布一般的演讲,她实在听不进去,还埋怨校长占用了自由活动时间。

新装修的校史馆还蛮不错的,几次自由活动课后江遥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一片的绿化是整个校园里最好的,从土地的利用来说,也比教学区和住宿区奢侈多了。可能越是百年名校越注重这些吧。

大多数同学更喜欢去图书馆,校史馆鲜有人来,冷清得多。她常来,是因为曾在这里看见了一句话——余生逢乱世,不敢避世,不忍旁观。

那是入学时学校组织参观校史馆时,她从一百年前的那位学姐日记真迹里看到的一句话。隔着警戒线与玻璃柜,忍受着身后同学们的催促,她想再看一眼,再看一眼。

自此念念不忘。

说不上来好在哪里。可能是与她相比那不容置疑的决心,或者是女生里少见的苍劲有力的字迹。

 

校友日记复印计划是她入学时才启动的,她从夏末盼到入冬,才等到了心心念念的那一本。在那之前,天还热的时候,江遥常去校史馆旁那棵百年古树下乘凉。

这么粗壮的树,百年来既没有枯朽,也没有被移走,就静默在这里,看着学校的变迁,看着平地起高楼,一代代的人来人往,一年年的云卷云舒。

“你……会不会见过她?”

都说百年古木通灵,可到底是给不了回答的。

“或许吧。”

每周的自由活动课,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和朋友们,江遥会来这棵古树下,数着夕阳穿过枝叶掩映洒在地上的光点,听风吹树叶沙沙作响。她觉得这样能安心。她就这样度过了初升高最焦虑的那段时间。

 

“喂,妈妈,这个星期来接我吗?”周五早晨,江遥跟母亲通了个电话。

“不了,你弟弟幼儿园有亲子活动,自己回吧。”

她麻木地挂了电话。

她是留守儿童, 爷爷脾气阴晴不定,好时极好,是疼爱她的,但有时会莫名奇妙地发火。她在这种阴晴不定下长大了,而弟弟所能享受的“亲子活动”是她年幼时的奢望。

她偶尔会嫉妒。不过高中生终归是懂事的,也学会了理解父母。

收拾好了,拿着心爱的日记离开寝室,下了楼她才发觉——下雪了啊。

阳光洒在昨夜下的新雪上,闪着晶莹的光。

这般厚度的积雪在上海并不常见。

“江摇,今年冬天下了好大的雪②。”出宿舍前,栖迟戴上家人送来的厚厚的围巾,留意到了江摇单薄的衣物,赶忙拿了件大衣给她披上。江摇往后退了几步,抬手想要推脱。

“你家里的情况……”话说到一半,栖迟还是咽了回去,改为:“你穿我的吧,我不缺衣服穿。千万别冻坏了。”

她看了看宦栖迟家中送来的那些衣物,知道她所言非虚。“谢谢。”说罢,自己扣上了扣子。

“今天下午也要去福利院么?”说话间,栖迟推开门,在迎面而来的冷风下打了个寒颤。

年前,江摇已经过了一个月上午上课,下午去福利院照顾小朋友们的生活了。

“嗯,今天是年后第一次见面,跟小朋友们说好了的,还要给他们带礼物呢,肯定要去。”江摇拎上一个红布包,随后出了宿舍门。相比栖迟,她没什么大的反应,仿佛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寒冷。

栖迟指着那只布包,恍然大悟:“哦,你去年帮报社撰稿的稿酬是不是就买了这些?怎么不给自己添件衣服?数九寒天,冻不死你!”嘴上是这样说,却还是打了伞,遮在二人头上。

“小物件,不值钱。再说了,我喜欢小孩,他们也很喜欢我,这样就够了。”东西有些重,江摇将布包往上拢了拢。

她们往教室去。雪很大,落在伞上,那声音就像春蚕啃食树叶一般,细细簌簌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什么?”

“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了。我们到了。”

江遥抖落伞上的雪,将它收好放进伞槽。距离早读还有半个小时,她还能看会儿书。

己未正月十六,江遥看着这个日期,拿出电子词典换算成阳历,然后努力地回想起生物老师讲流行病的时候说过,那些年来,霍乱在上海多有流行③。

 

渐入夏,某日晨起,稍早,独坐听雨,且待雨停。少焉,天气初肃,风雨初霁。行至凉亭,拭而坐。忽忆少年事。时年父亡故,余不过十一。其时大悲,然谨遵父志,不辍学习。得入此间,乃大幸。余观当今之中国,较之世界,变革须争朝夕,又难在朝夕,余亦无所适从。偶见孩童于福利院者,复观己身,心生怜悯,余意遂明。余生于泱泱中华蒙受外侮之时,恨己才疏学浅,无能为力,然则虽生逢乱世,不敢避世,不忍旁观。愿竭尽余之所能,护一方稚子,助其立志,他日若有所成,光复失地,振兴中华,亦为余之作为矣。

 

“宦栖迟,江摇工作的福利院,有几个孩子患了霍乱,江摇也被隔离。校方联系不上她的家人,多方询问发现她这些年都和你一起过年。如果……可能需要麻烦你一下。”

 

“老师,这个学姐,最后怎么样了?”

“我也不知道。其实我所知的她的故事很短,因为日记停留在了1919年七月。”

“她到底也没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

“她只是万千浪花中不为人知的一朵,是那个时代倒在黑暗里的人里不起眼的一个。”

“她就像那个时代文人的缩影。那个时代文人,充满了一种浪漫和孤独的气质,同时有着理想的热血和情感上的决绝。她作为女子,思维仍然受限,但她依旧有所期盼,依旧愿意为了祖国的未来付出。”

“她没做什么特别的。只是我刚好注意到她了。就不能忘了。我想以她为引,讲讲现在学生的理想与目标。”

“她的一句话,曾照亮了我的高中生涯。”

“而我想说,你我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那个冬天,我读完了她的日记。

我寻遍校史馆、互联网,再也找不到关于她的一星半点。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既充实,又空虚。我迫切地想知道她的结局。

但后来我释然了。

不管她最后怎样,她都是走向希望,即使可能走向了死亡。

而托她的福,我对未来,开始展望。

 

班会课结束了。同学们各抒己见,反响热烈。

江遥欣慰地抬头,透过窗户,看向那棵古树。这些年过去,它的高大,更胜从前。

树叶掩映间,有一束光穿过,仿佛越过了那段历史,穿过了她们之间,百年的尘埃。

 

十一

某年清明节④。

“江摇,你说这树苗,能活下来么?”

“能的。”

“你怎么知道的?”

“我都活下来了,它一定可以。它早晚会长成参天大树,荫蔽后人。”

 

 (全文完)

 

*注:

① 1918年11月的《新青年》,即文中所指的五卷五号,刊登了李大钊先生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②据查证,上海1919年确实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参见1919年陆澹安日记:“正月初一天气阴晴,朔风凛冽,隔岁积雪未消,屋上皑然一望皆白,是夜雨雪,初二阴晴而寒,地上积雪高数寸。”

③据1946年6月26日《民国日报》第三版“上海四十四年来霍乱流行纪录”一文刊载: 四十四年来上海霍乱流行史,其死亡率最高如下: ……一九一九年死六八〇人……

  ④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评论(0)

张牧笛
评分
90
由一本日记引出两个故事,相互交插,通过人物生动的对话,加上环境和气氛的渲染,像放电影一样把故事巧妙地呈现出来。重想象,耐咀嚼。

顾奕俊
评分
87
两代青年跨时空的精神呼应,想法不错,但注释用得有点煞风景。

吟光
评分
87
标题很美,第六章的文言文很有新意!只是其他章节的描写在感染力上相对偏弱,如果语言上也与民国的背景融合,将会更好。

刘杨
评分
87
作品的立意和结构有新意,主题清晰明确。语言不必刻意雕饰,表达可更自然些。

何天平
评分
85
作者掌握了跨时空对话这一流量密码,哈哈。深沉和深情,叙事都还不足以支撑起来,可以继续深入。

于文
评分
86
构思不错,语言可以更细腻些,细节描写可更饱满

庞鸿
评分
84
通过时空的转换和呼应连接起两个时代下的女性,是一个不错的形式。作者对一个世纪前的生活进行了肆意的想象,相对而言,现代部分即江遥生活的描写略显笼统而寡淡。主人公是如何从前人身上汲取力量继续前行的,这一点也未能给出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说明。

张引墨
评分
79
作者借用查阅到的史料,写出了一个时空交错的故事。遗憾的是,很多内容头绪有点模糊,比较停留在事情的表面。 还需要对文章的主题挖掘的更深入一些,对人物的塑造更丰满一些。

朱婧
评分
89
结构工整,中心明确,知识和资料征用合理且有效,成为结构文章的的重要部分。作者呈现出很好的文学教养。
总分774